接下来的刮面、分地层、分辨遗迹等工作,那是一样比一样细致,先要处表层,依布方的细绳约5公分处向下挖,每5公分深度为一个单位向下揭露,每揭露一层,都要仔细刮面观察是否有遗迹,有这帮学生在,挖土工作他们能出大半力。
当然,今天例外,炸出的深坑别说是表层地层,炸的直接露出底下的石墓主体一角,那一角由巨大露出巨大的石块,石块没有任何切割痕迹,坚不可摧,从这一角显然无法突破,暴力炸开恐毁坏整个墓室,只能采用保险方法,一层一层往下揭露。
教授带领着学生们先在周围勘察:“大家发挥所学,仔细查看。”
一个学生翻出几片青花瓷碎片:“教授,我找到文物了!”
旁边另一位学生伸长脖子看:“什么文物,什么文物?”
纪春朝在一边看得仔细,哪是什么文物,时间不超过四十年,那时人们喜欢用青花瓷碗,这碗的纹路、花纹,一看就是近现代制品。
教授接过,扶了下眼镜:“我看看,春朝啊,你来说说。”
“近现代制品,出自景德镇,应该在三十到四十年间。”
先前的同学脸一红:“那也是古董了,我奶奶常说家里的老古董老古董,这都四十年了,也算老古董了。”
没人应他。
纪春朝拿着铲子一点一点翻着,在一堆松散的黄土里翻出几块石头,其中一块扇形的引起他的注意,那块石头很特别,看起来年代久远,再看又跟其他几块石头无差别,纪春朝看不准,举起石头喊教授。
董教授拿起来掂了掂,翻过看翻过去的查看:“就是块普通石头,老陈,你来看看。”
陈教授拿手电照过去,沉暗无透,“是块形状好看的石头。”
纪春朝接过,将它跟其他石头一起放进筐里。
很快捡满一筐,纪春朝拎着竹筐去山头空地扔石头,往下倒石头时脚边草丛猛地一闪,似有东西蹿过,纪春朝吓得手劲一松,连人带筐往下滚。
不知道往上滚了多久,石头、杂草跟着往上滚,一直到撞上一棵树才停下来,跟着他滚到最底下的是那块扇形石头,石头刚好垫在他脑后,纪春朝站起身活动筋骨,摸后脑勺,滚下来这么远居然没事,头撞到石头上也没起包,看来今天运气不错,纪春朝摸了下石头:“你是块好石头,没磕到我的头。”
刚准备离开,纪春朝又看了眼扇形石头:“看来你跟我有缘,正好鱼缸空空的,你跟我回去住鱼缸吧。”
董教授跟其他几位专家先行下墓,叮嘱学生们继续检查炸出来的土堆,纪春朝面色发青,林鸿过来询问:“春朝你怎么了?是不是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