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是瞎折腾啥,万一弄砸了可咋整?”
“就是,好好的堤坝不加固,非要搞什么水渠,简直是瞎胡闹!”
面对百姓们的质疑和反对,卓祁耐心解释道:“乡亲们,我们此举乃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让大家往后不再遭受水灾之苦。”
但百姓们依旧心存疑虑,开渠之事因而受到极大影响。
就在他们深感束手无策之际,天赐良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站了出来,这位老者正是陆淮此前观察掌命河时路过遇见的那位。
“大伙听我说,陆大人和卓大人皆是为了咱们着想,他们的法子或许可行。咱们应当给他们一个机会,总不能一直被水患所困吧。”老者的话在百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渐渐地,百姓们的态度有所转变,开始支持陆淮和卓祁的行动,眼中也燃起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陆淮和卓祁望着逐渐散去的百姓,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宛如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在每个人的脸上,勾勒出迷人的轮廓。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
时彦组织百姓们开渠水道,百姓们兴致高昂,手持家中的锄头、铁锹工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乡亲们,这几日,甚至数月,咱们都需齐心协力。为了咱们的家园,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受水患之苦,一同努力开辟水渠!”时彦高声呼喊,声音洪亮有力,仿佛能穿透苍穹。
而在远处,陆淮与卓祁并肩而立,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幕。
卓祁率先打破沉默,说道:“原以为只有京城才有这般聚众动员的场面,看来是我见识短浅了。”
陆淮转头看向卓祁,说道:“这些商州的百姓善良、厚道又朴实,比起京城那些为谋私利而勾心斗角之人,简直是天差地别。”
“岂止是天差地别,根本毫无可比性。”卓祁也看向陆淮,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神情。
“你永远无法想象京城里那些达官贵人,为了上位能有多无耻卑劣。”
陆淮目光深邃,犹如幽幽深潭,紧紧盯着卓祁,小心翼翼地问道:“知安……是不是忆起了什么伤心过往?”他稍作停顿,从卓祁的语气中察觉到了异样,似乎在谨慎措辞。
卓祁沉默不语,只是默默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一时间,气氛陷入沉寂,仿佛又回到了两人初相识时的陌生与安静。
沉默许久,卓祁才缓缓开口道:“敬辞,我能走到今日之位,也是踩着众多人的身躯,我……与他们并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