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梦 > 其他类型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249节

我在七零搞科研[系统] 第249节(1 / 2)

然后默默干活的卫博宁有罢工的迹象,在又一次挪完机器后,方翔铭直喘粗气,扶着自己的老腰,呼哧呼哧的问卫博宁:“博宁,你、你在后面有用力没?我、我咋感觉这次机器那、那么沉呢。”

这台机器搬好几次了,之前咋没觉得它那么沉呢。

其实有偷懒,移动过程中故意让机器前倾的卫博宁表情正经,看都没看方翔铭,自顾自继续工作。

但卫博宁的这番表现反而让方翔铭打消了自己的怀疑,甚至还在心中责怪起自己,觉得自己实在太不该了,怎么能怀疑他的小师弟呢。

一天工作下来,方翔铭感觉自己比之前累多了,难道是昨晚没睡好?

方翔铭默默决定今晚早点睡,七点就睡,肯定能休息好!

而孙梦毓这边则是被赶回来的马厂长热情招待了一天,两个人简单认识后,马厂长便带着孙梦毓去确定她在779厂研究期间的工作地点。

马厂长知道孙梦毓这个任务很重要,因此安排的地点更加安静。这个安静是指工人不会到这边来,但不意味着这里偏僻。军工厂没有偏僻的地方,整个779厂负责安保工作的是军人战士,他们的巡逻制度严密周全,保证779厂无死角。

孙梦毓对工作地点不挑剔,她主要关心和她打配合的军工专家是谁。这次的项目肯定她为主导,无人机的基本架构已经确定,唯一需要商量的地方便在于如何让武器顺滑的按在无人机上且不影响无人机的效能。

因此对搭档,孙梦毓没有太大要求,能提供武器方面的帮助便行。

马厂长早已经决定好和孙梦毓打配合的主要人手,就是卫博宁,唯一不确定的是这是他单方面想的,还没和卫博宁这位当事人商量,不知道卫博宁会不会同意。

马厂长有些心虚,安抚孙梦毓不着急上班,转头急匆匆的找上卫博宁。

在上门之前,马厂长心情忐忑,毕竟卫博宁不是779厂的人,人家是借调帮忙,还会走的。他临时让人家帮忙,相当于增加人家的工作量,有些不厚道。但他思来想去,现在779厂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卫博宁。

所以为了更好的推进项目,马厂长决定拼了!

卫博宁本来看到马厂长想再次关上宿舍门的,被眼疾手快的马厂长一个伸腿挡下,卫博宁送开门,语气肯定的说:“什么事?”

马厂长厚着脸皮说:“博宁啊,你看,咱们进去说如何,干站在宿舍门口说正事也不大好是不?”

卫博宁让开,放马厂长进去。

坐下后,马厂长一股脑掏出自己一路打的腹稿,只盼着卫博宁能听进去几句,然后同意下来。

说完后,卫博宁沉默没有回话,马厂长心中便咯噔一下,不待他继续劝说,卫博宁却忽然答应下来。

马厂长“啊”一声,不确定的问:“博宁,你是同意了?我没有听错?”

卫博宁站起身,赶客的意图十分明显,马厂长一步三回头的问卫博宁:“你真的同意了是吧?我耳朵没有出现问题对吧?”

直至马厂长走出宿舍楼,都十分不可思议卫博宁竟然如此痛快的同意,原来博宁竟是一个如此好说话的人吗?

马厂长若有所思,似乎掌握了什么知识。

第二天孙梦毓上班后,在工作地点看到卫博宁倒是很惊喜,她心中立即浮现一个念头:这个项目稳了!

两个人十分默契,准确来说是孙梦毓感觉卫博宁能非常快速的知道她说话的意思,且会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回复,这样的工作氛围令孙梦毓非常怀念。

之前在宁台县机械厂工作时,两个人便是如此的工作状态。

这边两个人心情愉悦的上班,且以喜人的速度推进进展,那边方翔铭十分哀怨自己的好搭子跑了。

吃饭时,时不时用幽怨的眼神瞄一眼卫博宁,令偶然瞅见的孙梦毓打了个哆嗦,要不是已经从卫博宁口中得知这位方师兄已经结婚,和自己妻子感情非常好,还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她差点要怀疑方师兄的感情倾向了。

至于为何要透露方翔铭的感情状况,卫博宁表示只是随意聊天时说出来,闲聊时说说旁的事多正常啊,反正绝不是为了杜绝孙梦毓方翔铭两人之间的可能性。

这边孙梦毓的项目进展顺利,那边孙长安定厂的进度则有些愁人。

他按照孙梦毓说的,先跑手续。

这个手续确实不大好办,做生意这个事情现在虽然不再逮,但其实并没有官方文件出台鼓励民间自行交易。

从严格意义上讲,现在民间一切商业交易都是不合法的,真要有人去逮,也能干。

孙长安第一次去政府部门询问时,人家政府部门的人都蒙了,不知道该如何给孙长安解答,后面只能一推再推。

孙长安无法只能先跑厂子地址的事情。

孙梦毓有说,如果决定好厂子的地址,那么最好那个地方买下来,省的之后扯皮麻烦。

孙长安不敢看大地方,先看的是一些空闲的房子,其实孙梦毓有说让孙长安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国营厂,规模不大,人员不算多的那种。

这种厂子,在改开下,基本是第一批倒闭的国营厂。但这些厂子有个好处是厂子的地皮所属权明确,这可是首都的地皮。

原本的厂房还能将就用,能省一笔是一笔。

但孙长安不敢,他都认为孙梦毓在说梦话,那可是国营厂,人家既不卖也不会让私人买,打听啥啊。

但后面跑地址时,鬼使神差,孙长安顺便打听了一些消息。

时间慢悠悠走,最先到来的是高考时间,全国基本能参加的高考的人都勇敢去尝试,寒冬腊日下,口吐白气,缩手缩脚都没能浇灭他们热忱激动的内心。

考场门的一进一出,他们迈的是决定自己后半生如何走的决定门。

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时间决定的匆忙,各省准备的也不是很充分,整个12月份基本是手忙脚乱的过去。

与此同时,孙长安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非常关键的公告。

第264章

1978年12月的这份官方文件,可谓是影响力最深的一份文件,几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了了八个字,决定了从上到下的国家政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吸引外资,加入国际组织……

最新小说: 灵契之一伴三生 穿越九零:福妻好运来 宠妃为将(重生) 综流浪者 我做的梦都成真了[无限] 末世经营小超市 不想学魔法的机械专家不是好药剂师 穿成女主的恶毒姐姐 她山之石 穿进妹妹的玩具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