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苗特意坐上去示范:“爸你看,怎么折腾都不会散架,你上班多忙,可以上做一个凳子,我就喜欢坐木墩子。”
林渔哭笑不得,只能开口表扬:“确实不错,挺实用的。”
这俩孩子的运气也不差,随随便便捡到的木墩子,材料可不简单。
林渔并未点名,只把木墩子当做普通的木墩,家里头多了一个小板凳。
随着林东林苗的新事业,空荡荡的小院子很快就充满了人气,墙角的破花盆,屋子里摆着的小瓶子,用来踮脚的板砖,都是两个孩子的战利品。
一开始是光他们俩去,后来隔壁几个孩子也跟着一块儿去。
那边家里也不反对,只当孩子闹着玩儿,反正在哪儿玩都一样,只要别受伤就行。
不过劳保手套是不可能有的,有那好东西他们自己也得用,哪能给孩子。
私底下,附近的邻居都觉得林渔太宠孩子,不就是去废品站扒拉废品,小心些就不会有事儿,哪儿用得上劳保手套。
林渔可不觉得,他这是适度培养孩子的爱好。
没瞧见自打去了废品站有活儿干,林东林苗都自信起来,整天都笑眯眯乐呵呵的,可见事业爱好对孩子的作用一样强大。
两双劳保手套算什么,能让这俩孩子健康向上,一百双他也得买。
孩子们发展新事业的时候,林渔在运输队的工作也稳步进展,时间长了,运输队越发知道林渔的厉害。
但凡车上的问题,就没有林渔不会的。
领导甚至特意去别的运输队询问,将他们废掉的车要过来,这一要,一修,运输队的规模又能扩大了。
一开始,别的运输队还笑含山镇运输队太傻,废车但凡能修好,他们能舍得丢着不用?
被废弃的都是修了好多次都没法修好,实在是没办法,又不舍得当废铁卖了。
一个个私底下都笑话含山镇异想天开,真把自己当一会儿事儿。
结果没过多久,他们都傻眼了。
废车过去,好车出来,居然真的被修好了!
其他运输队坐不住了,仔细一查就能发现,含山镇的运输队规模不断扩大,最近车辆问题都变少了,甚至没再问市里头要修车高级技工协助帮忙。
一打听,就知道了林渔这号任务。
开始他们将信将疑,故意弄了几辆车过来,林渔全部修好后,顿时惊讶无比,动起了挖人的心思。
含山镇运输队一看不好,这给的待遇都快赶上市里头,明摆着要抢人。
领导大笔一挥,直接将林渔转正了,前后统共三个月,临时工秒变正式工。
这对林家而言是一件大喜事,林东林苗高兴不已,林渔更是趁机大吃一顿,甚至给俩孩子都置办了一身新衣裳表达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