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碎布料子都是深色的,与目前内地不少人衣服的颜色相似,料子不大,且确实不大适合做小钱包,她本打算送给翁姑她们,左右数量不少,可以匀一匀分给这里的村民们。
袋子放下后,她没有看太多,回了屋里关上门。
第二天一早,村民按照惯例上来,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棚里的碎布和纸条,立即带着它们下山。
这样的事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纷纷好奇询问:“是给我们的吗?”
“多少钱?”
“不要钱,”村长大手一摆,“人家说了,这碎布都送给我们,你们谁要的,每人拿两块走。”
“真送我们了?”
“这可太好了,这碎布料子跟我家衣服颜色一样一样的。”
“哪里一样,你家衣服颜色都洗白了。”
“就是一样,没洗之前一样的。”
“好了好了,一样不一样都行,有料子能打补丁就好,你们拿吧,别忘了回头把袋子还回去,这大袋子可不能拿,”村长说着,要将手里的纸条放好之前,又看了看上头的字,“回头我教你们认几个字,这样万一有急事,你们好认识。”
打补丁不需要多大的料子,实在是料子不够大的,那就打两个,总比破洞衣服要好。
一袋子小碎布,很快就被村民们分干净,满意地回了家。
还有少数人则留下来分钱。
咖啡豆的数量确实是少,这会儿不像之前卖茶叶那样一家一家送上去,是全部混在一起送的,送之前拿到村长这里,由村长统计数量。
反正咖啡豆的价格固定,知道自家送了几斤,就能算出能拿到多少钱。
算完账,天色完全大亮,不少人家都拿了咖啡豆出来晾晒,即便眼下是丰收期,也不妨碍他们抽时间出来去采摘咖啡果。
收粮食固然重要,摘咖啡豆挣钱同样重要,大不了就是每天多干点活,不挣钱的活都要干,更何况挣钱的活,几乎所有忙忙碌碌的人家,脸上都笑容满面。
唐园是在这时候起的床。
开门洗漱之后,便搬着椅子坐在门口看书。
九月底的这时候,东北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所以她偶尔会在早上的时候,故意在门口坐着,不然一直关着门,人家还以为她出事。
坐好之后,她自然分神出去,从香江的出租屋里,拎上一大袋小钱包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