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昌宏什么都设想好了,只唯独漏掉了一件事情。
此前施元夕与徐京何商议,徐京何大肆抄家填充国库。
她离开的那两个月中,户部接连受挫,留在京里的李侍郎、郑奇明等人,趁机发难。
要求户部补齐各地军需银两。
这些年来,魏家把持户部,导致各地军晌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减,这里边也包含了谢、徐两家的兵马。
李侍郎提出这等事,朝上另外几方势力必然也会参与争取。
三方难得统一对上户部,重压下,户部尚书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便只能将此事应承下来。
各地军需,自然也包括镇北军。
发放下来的银两,相对于这几年削减的军晌来说,不值一提。
但无论如何,这笔银子都能解决施元夕的燃眉之急。
这么点钱,用来增添军备是远远不够的,但……用来打造双管突击步枪,却是足够了。
施元夕并非是毫无准备离开的京城。
她离开时,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在前往惠州的路途上,他们押送着大批东西,她只能待在马车上。
她就利用那段时间,将子弹最后的收 尾工作完成。
前边所有的研制工作,她都是带着身边的工匠做的,而最后这一点步骤不算太难,她将其绘制成册,让影卫八百里加急,连同造出来的子弹一起,送回京中。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造出了很多的半成品。
工匠拿到图纸后,根据她写出的详细步骤,完成最后的研制。
施元夕离京的第十一天,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便能被工匠彻底还原出来了。
剩下的,就只有他们手中银钱不足的问题。
好在所有的事情顺利推行,这笔银子直接用于制造步枪子弹。
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们造出了数千枚子弹。
送到尤蔚那边的工匠,则是从双管突击步枪研制完成后,便一直都在批量制造枪支。
大梁工艺限制下,他们的产量也不高,可因为时间拉得很长,所以这一批的双管突击步枪,比之前兵部生产的第一批改制火铳的数量还要多!
步枪共计三千多把。
在施元夕从惠州消失之前,已经由影卫亲自出面,从冀州秘密送往京城。
也就是说。
这个受魏昌宏掌控的京城里,留有两千多名影卫和三千多把双管突击步枪。
人数之上,施元夕确实没办法像是魏家那般,把控京畿营多年,牢牢掌握着京中将士和兵马。
但这都是建立在大家都是用冷兵器,或者是用普通枪支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