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曹殊将药斑布赠予她后,她就再不敢贸然去寻他,现下她临时起意,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途经书院的宣观堂时,骤然听闻有人提及了曹殊的名字。
季蕴心中微动,她登时停住了脚步,便掩在木门后。
门内的二人并未发现季蕴的存在,则是自顾自地谈话。
“高兄,你听说了吗?”那人突然道。
“听说甚?”另一人好奇地问。
“不知你还记得曹三郎吗?”那人故作神秘地笑道。
“你这不是废话,在崇州府,何人不知晓曹家三郎,他从前可是连中三元,之后要不是曹家得罪了官家,曹三郎说不定早就入朝为官了。”
“高兄,我只是为曹三郎感到惋惜啊。”那人喟叹道,“曹家因得罪了官家,就连功名也被抹去。”
“你与我站在此处,莫不是就想同我聊这些?”另一人有些不耐烦道。
“咱们崇州日后不是要举行药斑布比试,就是我前几日听衙门的官爷说,曹三郎竟然报名参加此次比试。”那人不好再卖关子,啧啧连声。
“可曹三郎他的手不是废了吗?”另一人惊讶道。
“这正是我惊讶的,其中如何,我也不知晓,只是听人说起他报名了。”那人思忖道。
“人各有命,好了,你我二人停留在此已久,咱们且离开罢。”另一人道。
说罢,二人跨过门槛,走出宣观堂。
季蕴原是掩在门后,忽闻二人即将出来,她心中一急,慌张地四处寻觅躲避之所,不想她刚一转头,便与方才在门后谈话的二人迎面撞上。
周遭安静了一瞬,随即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那二人是书院的弟子,他们唬了一跳,待镇定下来后认出了季蕴,遂急忙地向她作揖,异口同声道:“拜见先生。”
季蕴心中尴尬,故作镇定地颔首。
“先生可是要进去?”那人指了指身后的宣观堂,接着让开一条道来,解围道。
季蕴敛眸,只能颔首。
“如此,弟子们先行离开了,就不打扰先生了。”
言罢,二人各自向季蕴拜别,一同离开了宣观堂。
宣观堂前植着一棵年代已久的樟树,遮掩住了烈日,树上的蝉不停地嘶鸣着。
季蕴心中感到窘迫,她方才是不想偷听的,自然知晓此举甚为不妥,但听闻二人私下议论曹殊,才不得不做出此举来,且又差点被二人发现,所幸方才二人并未起疑心,当真是有惊无险。
她呼出一口气,心绪渐渐平复,随后步履盈盈地走出书院的侧门。
远远望去,便见曹殊正在门口的书摊儿上摆书,他今日身着一件青衫,袖口微微挽着,露出一截手腕。
季蕴心中有些踟蹰,但还是走了过去,轻声唤了一句:“曹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