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在逐渐消散,直到过了大约两三个月,国家认证的科研机构忽然不声不响地扔出了一份鉴定证明。被鉴定的是最近刚刚挖掘出来的史料,是一幅被小心保存的画卷,纸质精良,历经数百年仍旧清晰可辨,绘者技艺精湛,题名者笔锋有力,实属绝世佳作。
但这并不是这份鉴定报告的重点。
重点在于,作画者被鉴定为季相,题字者被鉴定为昭帝楚怀存。而这幅画注明的年份,却远在史书盖棺定论他们的结局之后。
大概是这个结论过于惊世骇俗,所以研究部门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反复确认,还聘请了专业的美术家和书法家来分辨。然而无数的判断都指向了同一个匪夷所思却无可辩驳的终点。
此报告一出,“白月光光光光”的微博评论基本上要爆了。
甚至连原本坚定帝相cp的人都开始情不自禁地感到迷茫:他们真能真成这样?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我缓缓。死去几百年的正主忽然用第一手史料强势秀了一波恩爱,这是真实存在的吗!
随后对昭帝陵进行的二次勘探更是毫无保留地证明了这一点。
帝相cp瞬间跃升至最令人羡慕的cp榜首。
不仅在于真情实感,而且在于正主丝毫不吝惜于发糖,而且一发就是惊天动地的大糖,直接把他们的关系盖棺定论,仿佛丝毫不忌惮后世任何人评说,或者说简直就是明晃晃地让后世的人看明白,楚怀存和季瑛真到无以复加。
这幅画目前作为c国博物馆的精品,定期对外界进行展出。
“从考古发掘的痕迹来看,”
导游娴熟地将游客们拉进这一段往事,“昭帝假死后,偕季相归隐于江南的一片梅林。在此处找到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包括他的佩剑、玉佩还有现在在这个场馆展出的书画。同时,在各地的文献资料中也找到了相应的记载,看来他们恐怕还四处游历,有时以‘解照’为名。”
游客们纷纷仰目而视,望向挂在墙上的那一幅绢素。
古人的作画技术精湛,何况是少负才子之名的季瑛,那一幅画,瞬间将在场的所有人带入了当时的场景,仿佛也置身其中。
素白的绢纸如今已经泛黄,但画纸之上两人的轮廓仍旧清晰可辨。一人腰间有佩剑,是昭帝,另一人手持梅花,微带笑意,是季相。绘画者极为认真地描绘着这一幕,仿佛想要用画纸将它永远地记录下来。
楚怀存折下满树梅花最灼灼开放的一枝,递给了他。
每个前来观画的人,都会凑近去看楚怀存在画纸之上的题字。作画的年份偏晚,这时候,两人大抵都垂垂老矣,然而季瑛握画笔的手分毫不错,楚怀存题上去的字同样字如其人,笔锋如剑,不敛锋芒。
“绿鬓都无白发侵。醉时拈笔越精神。爱将芜语追前事——”
他们相识、相知,离别,相会,相守,并在暮年追忆当时年少,仍旧初心未改。
在历史的某一处间隙,楚怀存望着面前含笑的他,在画卷上留下了最后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