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待我们全家不薄。”宁武帝感叹,决定要做个仁君,行行善事。
许小满:……怎么突然好端端的又感动起来了。
媳妇现在真是一会变一变。
宁武十七年九月末,文武百官盛都城门迎接圣驾皇后太子殿下回宫。十月初,圣上几道圣旨下来,竟然皆是好事情。
第一道圣旨是免明年百姓一年的田税,商贾免三成。对商贾免税这可是头一遭。
圣旨由翰林院润色过,大概意思就是太子是真龙之子,遇刺逢凶化吉得老天庇佑,朕与皇后给孩子积福,又快到了万寿节,便与民同庆云云。
第二道圣旨就是太子殿下与太子妃于宁武十九年春日成婚。
百官仔细听完圣旨,最后听到太子妃严怀津名字,懵后茫然,“盛都谁家千金叫这般名字?”
这哪能知道啊。
“有些耳熟,姓严——”
“我记得殿下以前在崇明大殿时,严大人的侄子常伴殿下左右,那会时常同进同退。”
“严大人的侄子名字好像是叫严怀津——莫不是同名同姓吧?”
百官天都塌了,不死心明知故问确认了又确认,而后快哭死,圣上娶了个男后,现如今太子也娶个男太子妃,大盛岂不是没有未来了!
宗室一些人心思活泛了许多,高高兴兴祝贺太子殿下得了个好太子妃,可喜可贺云云,实际上心里想的是自家孩子、孙子、曾孙或许、可能、有一点机会了!!!
百年之后,是他家子孙坐上那把龙椅了。
第三道圣旨给礼亲王家的嫡子仲浣芎封了世子,还给赐了婚,未婚妻是盛都城有名且低调的人家,华阁老家的孙女。
这道圣旨就跟一个信号似得,百官连着宗室是有几分安心又有些急眼——安心是大盛不至于没有储君,急眼则是怎么什么好事都到了礼亲王仲琼身上。
早年前,仲珵真应了他那名字‘穷’,连个亲王都没封,只是个没人关注的小郡王,如今儿子——!
宗室中,各府邸关起门来。
“不急不急,圣上还年富力强,再说还有太子在,仲琼那儿子也不一定。”
“对,不一定。”
“圣上如今只是封世子,事情没到那一步,急什么。”
仲琼倒是急坏了——焦急害怕的急,亲自领着儿子来表忠心,意思绝无觊觎储君之位的意思,阿团愚笨担当不起大任云云。
仲珵听完都无语,嫌他这个弟弟胆子小也不是头一回了,跟着小满又吐槽了遍:“朕只是封阿团当世子,也该封了,他倒是明晃晃摆出来。”
“朝中都知道什么意思,但谁敢真说到朕的跟前?”
“父子俩一个样,跟鹌鹑似得缩着,朕看了就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