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数学时,她都是直接讲,让大家记笔记。
但现在是化学,她不敢,她掌握得好些内容跟眼下的教材不一样,她怕自己一嘴瓢就说错了,让大家拿着资料一块儿学,更保险。
薛琴的眼睛珠子都要瞪出眼眶子了,声音也不由自主拔高八度:“这么多书,你要眼睛打瞎了了哦。不行不行,我们分着抄。就算五个人抄书才抵得上你一个人打字,那我们十个人一起抄,总比你快了吧。”
叶菁菁等的就是她这句话,却故作为难:“我怕大家不熟悉化学内容,抄错了。”
薛琴却胸有成竹:“哎呀,这些奇奇怪怪的符号,叫他们空下来,回头让你把关不就行了吗?”
对,就这么来,这才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两个姑娘说得正热闹,孙晓梅忍不住惊呼:“那要用多少蜡纸啊,我们打字室领蜡纸,都是要办公室主任签字的。一盒蜡纸才五十张。”
马姐也不得不提醒她:“那你们得自己领蜡纸来用哦,不然我这边不好交账。”
三两张,甚至二三十张,她可以看在鼓励年轻人好学的份上,给带过去,更多的,领导也会骂他们吃蜡纸的。
叶菁菁还是头回知道,原来1977年,蜡纸也是奢侈品。
他们临时工之前用的蜡纸,是机修工小高从他爷爷那儿拿来的。
他爷爷在中学看大门,前些年因为“白卷英雄”的事,被吓破了胆子的校长,甚至连考试都不敢给学生安排了。
于是,刻试卷的蜡纸、钢板跟铁笔都成废品了,被小高爷爷拿回家,正好叫他们回收再利用了。
现在,让他们自己花钱买蜡纸——
也不是买不起,叶菁菁手上有几百块钱呢。
但,她还不至于自我奉献到这份上。
况且,升米恩,斗米仇。
她真慷慨解囊了,说不定别人不仅认为理所当然——反正你有钱;还要在后面讲闲话编排她。
薛琴犯愁,她不是怕厂里拿不出这笔钱,纺织厂又不穷。
她愁的是要以什么名义支出这笔经费。
咳,虽然领导开会时一直说,不管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是厂里的一份子。
但有些事情吧,就是说说而已。
比如说人员经费开支,正式工跟临时工能一样?
临时工全靠厂里自筹,压根就没那个开支项目。
唉,怎么跟着叶菁菁学习的,全是临时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