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短期临时工的事情, 要比叶菁菁想象中进展得更顺利。
原因也挺简单的。
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就业难,是真的非常难。
纺织厂子弟们,愿意过来打这个短期工, 倒不是看在钱的份上。
实话实说,这个收入比起在其他地方干临时工, 并不算高。
他们反应热烈, 是想趁机先进厂再说。
虽然现在说是短期工,等到高考以后就结束了。
但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啊。
说不定以后厂里要扩大规模, 还要再招人。
那他们这些已经在厂里干过活的人,肯定优先考虑对象。
谁不愿意用熟手啊。
揣着这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几乎是一夜的功夫,短期工们就到位了。
薛琴看到工厂这么快就恢复正常生产,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夸奖小伙伴道:“你可真厉害, 我看就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谁说的?”叶菁菁可不敢戴这个帽子,她提高声音, 提醒周围的工人,“大家说说看,这件事情说明什么?”
大家已经习惯了,她把所有地方都当成课堂的做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有人大着胆子道:“办法总比困难多,要永远坚持,不要轻易放弃。”
“哦。”叶菁菁点点头,“这个也对。但我想到的是, 厂里能够迅速恢复正常生产,说明了我们可以被轻易替代。我们干的活儿,换一个人, 简单培训几天,就能上手了。”
青工们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这种感觉,让大家非常不舒服。
好像他们可有可无一样。
但大家又没办法反驳叶菁菁。毕竟他们心知肚明,他们的工作,很多时候,唯一强调的就是熟能生巧。
再发散地想,他们能够得到这份工作,不是因为他们比那些病退的知青优秀,仅仅只是他们运气好碰上留城了,或者家里有门路。
“不想被轻易替代的办法,就是要手上有真功夫真技术真知识。”
叶菁菁的老师属性又上身了,“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行了!”
朱向东匆匆忙忙跑过来,打断了叶菁菁的滔滔不绝,“弄个车子,咱们去宁乡县搬印刷机。”
咋了?
出了乌龙了呗,废品回收站说的废旧印刷机,其实还在人家印刷厂里待着呢。
废品站让他们自己去拿,省得还要再过一道手。
周围的工人们都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