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田一郎原本只是冷眼旁观,闻言立刻强调:“坂本君,其他时候,公司不干涉你的自由。但是出差,不可以。你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
他们东棉株式会社,可丢不起这么大的人。
事实上,不仅是电动旅行箱,连所谓的电动汽车,川田一郎也不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日本的燃油车已经卖到美国了,何必放弃自己的优势,去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呢?
坂本松熊遗憾极了,他真觉得电动旅行箱是个不错的发明。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西津纺织厂考察团的同志。
可惜大家一打听制作成本,立刻告辞撤退。
开什么玩笑啊,你们日本人觉得便宜是你们日本人自己觉得。
你们一个月的工资,抵得上我们工人干好几年了。
这谁吃得消啊。
田副书记只能遗憾地咂嘴:“就手推吧,我看这手推的也挺好的。”
坂本松熊点头,退而求其次:“也行吧,起码比现在的旅行箱好用多了。你们工厂什么时候做出来,我第一个订购。”
考察团的人集体莫名其妙,他们做什么啊,他们是西津纺织厂,只生产布料,连印染的活都不干,更何况做箱子呢。
坂本松熊惊讶了,中国的工厂不做,谁来做?
“你们啊,小叶的这个发明,是要在日本申请专利哎。”
可川田一郎作为东棉株式会社的高层,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们东棉是纺织企业,他们研发新布料,他们自己生产纺织机械,他们有纺织工场和印染场,但仅此而已。
他们既不生产领带,也不做旅行箱。
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把产业上下游的钱全都挣光了。
现在,为了他们的中国朋友,让公司单开生产线生产拉链式领带和拉杆式旅行箱,显然不可能。
哪怕他也认为这两项发明都不错。
薛琴一颗心“咣”的一下跌入谷底。
日本人不想做它们的话,菁菁还怎么卖专利挣钱啊。
第211章 他们在打心理战(捉虫) 别昏了头
薛琴真情实感地犯愁了。
日本人对菁菁的发明没兴趣, 不肯买专利。那菁菁还怎么挣钱?她不挣钱的话,又怎么能继续搞科研?
像菁菁这样聪明的人,都搞不下去科研的话, 那他们中国还怎么追赶日本鬼子呀。
哎呦呦,那些什么高科技的保密的东西就不说了, 他们也接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