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跟您说吧,我们其实能自己在西津开生产线,专门做拉链式领带和拉杆式旅行箱。但国内目前没市场。”
“走出口吧,中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合作伙伴,可以让东西卖出应有价格的伙伴。”
“我们可以做代工,产品贴伊藤百货的标签。”
“招工要什么标准,也由您定。”
伊藤诚被吵得头疼,做了个手势:“让我考虑考虑。”
他的妻子也笑着招呼客人:“那我们先吃午饭,一边吃一边聊吧。还请大家多多指教,看我的中国菜做的怎么样。”
大家瞬间激动起来。
中国菜啊!
说实在的,在日本待了大半个月,他们可真怀念中国菜。
不是说日本东西没办法下嘴,人家也有不少好吃的。
但中国人就是长了中国胃,三天不吃家乡菜都想死了。
伊藤太太手艺不错,一品锅和清蒸鱼都原汁原味,口感甚妙。麻婆豆腐偏甜口,咕咾肉酸酸甜甜,青椒肉丝用的是牛肉,但炸茄盒里倒是放了猪肉,蛮香的。
得亏餐桌足够大,又有转盘,不然三十四个人还真坐不下。
上了饭桌,饭菜可口,大家的话自然多了起来,气氛愈发热闹,但谁也没说公事,就闲聊。
直到酒足饭饱,叶菁菁跟着田副书记和伊藤诚去书房说话时,才再度加码:“伊藤先生,我们跟您兜个底儿吧。国内现在三来一补这块还是空白,您做了,您就是能上共和国历史的人,何家族谱都要给您单开一页。”
伊藤诚波澜不惊的面容终于压抑不住激动。
中日两国国情不同。
日本人认为入赘很正常,完全谈不上丢脸。
但他身上流的是中国血啊,倒插门等同于吃软饭,是吵架都能被人一句话摁到死的存在。
单开族谱,能上国史,伊藤诚的喘气声都不由自主地粗了。
叶菁菁再接再厉:“我们这个厂办起来,可以给三十个招工名额,由您来定,只要还能干活的,都行。”
伊藤诚微怔,终于下定了决心:“我安排下手上的工作,近期去西津考察下吧。”
前几年他是回了趟国,但他们这样的华侨行动都是被安排好的,当时他也没精力考察市场。
田副书记激动地跟他握手:“欢迎欢迎,放心,您想看啥,我们西津纺织厂都会给您想办法。”
他的老亲娘哎!
这一趟日本考察之行,他们西津纺织厂可是赚大发了。
先是找到了挣外汇的门路,进口生产线的资金起码有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