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 2)

喜得新人忘旧人,卢长青之后没少在林文卿寄来的书信里看到对方对白士元的抱怨。

还抱怨,那就是还有感情,若真没感情,那是半个字都不会提。

卢长青给林文卿提供了两个方法,要么爆发大闹一场,跟白士元一刀两断,要么就忍气吞声憋着。

信送出去后,估计是看出来卢长青嫌烦,林文卿再来信,便再也不抱怨白士元了。

1038年注定不是一个平凡年,青州多地发生洪灾,灾民大批出现,而当朝宰相王随、陈尧佐及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却束手无策。

韩琦连疏四人庸碌,痛陈宋朝八十年太平基业,绝不能“坐付庸臣恣其毁坏”,使四人同日罢职,即所谓“片纸落去四宰执”。

同时抨击当时“货赂公行”“因缘请托”的社会风气和“侥幸日滋,赏罚倒置”的官场腐败作风,建议赵祯开始从朝廷内部裁员。

裁是不可能裁的,庆历新政改革那都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赵祯才开始革新“祖宗之法”。

其实朝廷官员早就发现国家财政问题和制度的不合理。

三冗问题应该是宋祁最先提出来的,宝元二年(1039年)时任三司度支判官的宋祁曾上疏《三冗三费疏》,建议朝廷“去三冗”、“节三费”,这个时候就已经点明了朝廷需要对“祖宗之法”中的流弊进行改革的方向。

然而没人敢动,大家又不是傻子,想想史上那些改革的政治家,有几个下场是好的?

第237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6)

赵祯也愁,赈灾要花钱,可是国库里钱不多了。

自赵祯即位以来,尤其是其亲政之后,终其一朝,地震、洪灾、旱灾、蝗灾等各种灾害频发,赈灾的费用加上西北边境应对西夏的军费,据后来苏舜钦上疏所说:光是宝元元年(1038年)主管财政的三司花费已经“二十倍于祖宗”,国朝用度严重不足。

宋史一般不怎么洗自己,是什么就记录什么,所以早在今年,国家财政就已经告急。

就在赵祯焦头烂额之际,宫里传来了好消息,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注:由于俞充仪的那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所以宋史资料一般都是将福康公主认作仁宗的第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便是历史上那位因婚姻不幸被逼得疯过一阵,最终英年早逝的福康公主。

衙门里的人纷纷为皇帝高兴。

“这么多年了,官家可算有自己的孩子了,只是可惜了,若是个小皇子就好了。”

杨善君跟在赵祯身边多年,对他自然是忠心耿耿,她说出这样一番话也不奇怪。

毕竟在这个世界的人眼中,只有男人才是正统。

“官家还年轻,孩子总会有的。”

最新小说: 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 最强天师穿成全网黑顶流 有金手指我杀疯了[快穿] 穿书后我被美惨强反派掰弯了 嫁给魔龙后我成了领主 穿越成男主的武器妖刀 修罗场导演 炮灰不走剧情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作精 我在乙游专心致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