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王,你不要太过放肆!”
帘后听政的太后猛一拍椅子扶手,向大殿中央说话的永安王的发难。
永安王正在向太后禀报一则京中的流言。
说的是当年太后与李妃同时生产,李妃难产而亡,太后生下的小皇子出生后没过几个时辰也夭折了,先帝怕太后因丧子悲伤过度,伤了身子,便将李妃的儿子当做太后的皇子,交给了太后抚养。
传闻说那李妃的儿子就是当今天子。
市井街头说得有鼻子有眼,连当年太后与先帝因某某事有隙,先帝另宠李妃,惹太后嫉妒,特意派人在生产时暗害李妃,所以才导致李妃难产而亡,谁知报应到了自己儿子身上。
先帝因怕太后再起杀心,才让年幼的小皇子认贼做母。
——当然后面的这些无凭无据的话,永安王不可能拿到朝堂上来说,不过不管是前面的流言还是后面的流言,有何荣那个大喇叭在,太后都不可能不知道。
她知道永安王是在逼迫他,现在百姓中流传着一种说法。
说是她在机缘巧合下发现当年的那所谓的‘真相’,一时气愤杀了皇帝,又假借先帝托梦的名头拖延时间,想让大家都以为皇帝在万宁寺礼佛,然后自己再悄悄召回在封地的周王,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
否则当今圣上怎么会在金陵陷落后,还在寺庙里修佛。
再结合这些年京中流传的太后与曾经的太子,现在的皇帝不睦的流言,真有不少人信了霍祁已经被太后暗中杀害。
太后怒道:“无稽之谈,皇子出生自有玉牒记载,岂是想做假就能作假的!何况我自己儿子难道我自己会认不出来,随便旁人说几句,我就错信十来年,难道我是傻的不成?!”
太后越说越激动,何荣忙出列:“太后——”
他躬身行礼,用眼神示意太后不要再说下去。这就像一盆脏水泼到身上,事主就算气愤得破口大骂,也没法把这脏水倒泼回去,越激动只会越让造谣的人得意。
想要澄清这流言,第一桩事就是要先证明,皇帝还活着。
这事在百姓看来多简单,外面都在造谣你死了,还说是你老娘杀了你,要是你娘真是冤枉的,作为孝顺儿子,怎么也该跳出来为老娘洗脱嫌疑吧。
你既然没跳出来,是不是就说明……
——老天诶,皇帝不会真被人暗害了吧?!
这流言在百姓间如狂风暴雨般席卷,太后和何荣也压不住。偏唯一的破局之人,远在千里之外。太后要证明自己没杀人,就必须说清楚皇帝的去向。
一旦叫朝臣拿住皇帝已陷敌手的证据,不说其他的,只说那些曾经服侍过霍祁爷爷仁宗皇帝、曾向昭惠太子发誓效忠的老臣们,看着此时在京中的李傲,又想想被叛军俘虏的霍祁,会不会有异样的心思,太后和何荣都不敢说。
当年霍祁老爹霍延夺嫡时,他们虽然也在,但大部分时间是当个摆设,真正做事的人是霍延和他们的老爹何国公。现在尘埃落定,霍延病故,何国公也退出历史舞台多年,结果又出现一场皇位之争。
他们不仅缺乏经验,而且身边居然连个合法继承人都没有,还拿什么争。
何荣昨天还在皇宫里跟太后争,去年就应该死活咬着不让霍延那个老糊涂把周王送到封地去,要是周王在,那群老臣顾着朝廷颜面,肯定会优先考虑让周王继位。
言语间已经是把霍祁当作死人了。
太后听得烦心,这些日子每天都有人在她面前说霍祁的生死,她与霍祁纵然有诸多矛盾,气急了同在宫中都能做到一面不见,但是霍祁怎么说也是她的亲生儿子,她听这话如何会好受,骂了何荣一通,把他赶出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