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元婴修士方才挪了一步,于是站在了从山巅变成“崖畔”的地方,然后一动不动,雷打不动的那种“稳如山岳”。
因为有一只手掌按住他的脑袋,那人问道:“想怎么死?如果选择太多,不知道怎么选,我可以帮你选一种。”
五指如钩,将那元婴修士的头颅连同魂魄一起拘禁起来,“别耽误我找下一个,我这个人耐心不太好。”
刚想要阴神远游出窍,元婴修士就哀嚎一声,好似挨了万剑剐心之痛,神魂与体魄一同震颤不已,刚要放低身架求饶,魂魄就被剥离出体魄,被那人收入袖中,身躯颓然倒地。
另外一处,有个察觉到不对劲的金丹地仙,二话不说御风远遁,转瞬之间就掠空三十里。
不曾想好像被一把向后拽去,最终摔在了原地。
一个陌生面孔的年轻男子,双手笼袖,弯下腰,微笑问道:“你好,我叫陈平安,是来太平山拜访故人前辈的,你是太平山谱牒修士?如果不是的话,可能下场不会太好。”
百余里外,一位深藏不露的修士冷笑道:“道友,这等残虐行径,是不是过了?”
陈平安转头望去,却不是那个嗓音响起的方位,而是视线偏移了三十余里,“人留下,给你一个飞剑传信搬救兵的机会,记得别是与你一般的纸糊玉璞境了。”
那人不再隐蔽踪迹,放声大笑,竟然还是个女子。
陈平安一步跨出,缩地山河,直接来到那个玉璞境女修身旁,“这么开心啊?”
一瞬间,那位堂堂玉璞境的女修花容失色,心思急转,剑仙?小天地?!
不到一炷香,甚至可能半炷香都不到,那个每天都在义愤填膺却无可奈何的儒家弟子,就看到那人拽着一位女子的头发,然后将那女修摔在山门外,重重坠地,那人则重返山门口,继续坐在原地,以手指轻轻推刀出鞘,一把雪亮狭刀刚好钉入那女子脸庞附近的地面。
陈平安笑问道:“要不要喝酒?”
那个儒家子弟抬起手臂,擦了擦额头,摇摇头,轻声提醒道:“幕后还有个仙人,这么一闹,肯定会赶来的。”
陈平安点头道:“我会等他。”
儒家子弟突然改变主意,“前辈还是给我一壶酒压压惊吧。”
陈平安抛出一壶酒水。
年纪轻轻的书院读书人接住酒壶,喝了一大口酒,转头一看,疑惑道:“前辈自己不喝?”
书院儒生只看到那人摇摇头,然后弯着腰,双手笼袖,神色平静,看着远方。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这个好像天上掉下来的青衫男子,非但没有半点高兴,反而挺伤心的。伤心什么呢,是因为背后这座太平山吗?可是太平山的空无一人,都多少年了?是因为来迟了吗?可是也不对啊,哪怕不是桐叶洲修士,家乡是那离着最远的流霞洲,再远的路,都该早早闻讯赶到了。
陈平安问道:“书院怎么说?”
年轻儒生说道:“我们那位新任山长,不准任何人占据太平山。但是好像很难。”
陈平安点点头,沉默片刻,像是在对背后的无人多年的太平山,做出一个承诺,“有我在,就不难。姜尚真就是个……废物。”
那个年轻儒生听得头皮发麻,赶紧喝酒。
陈平安抬头笑问道:“对不对,周肥兄?”
一个爽朗笑声响起,然后现出身形的那个英俊男子,双鬓微霜,好像脸上的笑意打赢了倦容,便显得愈发好皮囊好风度了。他哎呦喂一声,连声说对不住对不住,原来那人一只脚踩在了那位玉璞境女修的脸上。目瞪口呆的年轻儒生,只见那位早已享誉天下的玉圭宗上任宗主,嘴上说着对不住,也没半点要抬脚的意思啊,最后朝自己身边的男子作揖道:“供奉周肥,拜见山主。”
陈平安没起身,掏出两壶酒,丢了一壶给姜尚真,仰头看着那个有些陌生又很熟悉的姜尚真,轻声道:“辛苦了,还能见面,真不容易。”
“山主也真是的,第二封信,只说不去神篆峰,亏得我聪慧过人,就知道你会直奔这里。”
姜尚真终于舍得收脚,不过用脚尖将那女修拨远翻滚几丈外,接过酒壶,坐在陈平安身边,高高举起手中酒壶,满脸快意神色,只是言语嗓音却不大,微笑道:“好兄弟,走一个?”
两只酒壶,轻轻磕碰,就此默然,各自饮酒。
江湖没什么好的,也就酒还行。
第749章 梦里求真,仙人喂拳
(说件事情,《剑来》实体书已经出版上市,是一套七册。)
姜尚真身体前倾,视线绕过居中的陈平安,与那书院子弟笑问道:“这位读书人,从大伏书院来的?君子头衔有没有?”
儒衫青年立即站起身,走下几级台阶,毕恭毕敬作揖行礼道:“大伏书院儒生杨朴,拜见姜老宗主。”
“客气太客气了,我又不是读书人。”
姜尚真坐着抱拳还礼,然后恍然道:“杨朴,有点印象,是个带把的,以后我可就当与你混了个熟脸了啊。”
陈平安忍不住打趣道:“周肥兄,如今好名声啊,莫不是山上艳本都卖到书院去了?”
姜尚真哈哈大笑道:“这些年山上事多,耽误了不少正经活。”
陈平安问道:“老宗主?”
姜尚真点点头,“当家三年狗都嫌,我这人脸皮薄,受不得每天被人指着鼻子骂,就让位给韦滢那小子了。”
姜尚真在闭关前,已经在那座几乎全是新面孔的祖师堂,正式卸任宗主一职,如今玉圭宗的新任宗主,是旧九弈峰主人,仙人境剑修,韦滢。韦滢则顺势辞去了真境宗宗主身份,让位给了下宗首席供奉,书简湖野修出身的仙人境修士,刘老成。
所以书院杨朴才有“姜老宗主”一说。
当然姜尚真的岁数,也确实不算年轻。
杨朴直腰后,十分赧颜,“治学还浅,尚未贤人。晚辈更不敢自称与姜老宗主相熟。”
姜尚真打趣道:“都还不是贤人?大伏书院埋没人才了啊,要我看给你个君子,绰绰有余。回头我帮你与程山长说道说道。如果我的面子不够大,那就拉上我身边这位陈山主,他与你们程山长是老朋友了,还都是读书人,说话肯定管用。”
陈平安不置可否。
杨朴有些慌张,再次作揖,道:“姜老宗主,晚辈杨朴守在这里,并非沽名钓誉,用以养望,何况三年以来,毫无建树,恳请老宗主不要如此作为。不然杨朴就只好立即离去,恳请书院换人来此了。”
姜尚真点头道:“那你就当个玩笑话听,别当真。换个人来这儿,未必对我和陈山主的胃口。你小子傻是真傻,不知道这会儿一走,于你自身而言,就前功尽弃了?如果玉圭宗的自家邸报没有出错的话,在书院没有开口的时候,你小子就主动赶来太平山了吧,程山长位置都没坐稳,就不得不亲自跑来,替你这个愣头青撑了一次腰。你要是这个时候撤离太平山山门,就等于做了几年傻子,便宜没占着半点,还落个一身腥臊,只说这三个山上仙家大派,就肯定记住杨朴这个名字了,所以听我一句劝,老老实实待在我们俩身边,安心喝酒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