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四年仲夏,广育长白猪的事情尚未有个定论,高昌之战却就此圆满落幕了。
高昌王鞠智盛在侯君集的利诱威逼下,终于无计可施,开门投降。
唐军光明正大入驻都城之后,鞠智盛及其子皆被俘虏。随后,侯君集在没有请示圣人的情况下,私自发配了一批无罪之人,并变本加厉,占据高昌王名下的大量宝物。
他行事从不遮掩,叫手下们看在眼中,也都忘了当初田地城李二陛下发旨责问之事。
一时之间,高昌都城的金银财宝被盗取了大半。
等到侯君集回过神来,场面早已失控,他作为带头人,也不好再治罪军中将士们。
直到这时候,侯君集也依然认为自己功勋卓越,深得帝心,不过是取用一些金银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位狂傲的兵部尚书就此带领大军,以及秦善道那数千高昌匠人们,一道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从高昌回长安,途行十余日。
秦善道找了几次机会想劝侯君集收手,先朝廷一步严惩军中,才能躲过一劫。
然而,侯君集打心眼里瞧不上秦家二郎,笑道:“今日若是李靖在此,有他在军中的威望,我定聆听教诲,任打任罚。可你这小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秦善道闻言,扬起眉梢笑了笑,完全打消了献策的念头。
“侯尚书功名至伟,驭下有方,自然无人可以指摘。是在下冒犯了,见谅。”
回京第二日。
秦善道这小子便写信将侯君集给告了。
大理寺卿当机立断,请奏陛下暂且将侯君集关押,并亲自彻查其罪名。
李二陛下正在气头上,自然无有不允。
孟春时节,因为田地城的事儿,朕就已经下旨通批侯君集一顿,希望他引以为戒,就此打住,这样大家都好做。可侯君集呢,反而变本加厉,将朕的告诫当作耳旁风。
这是完全不将朕放在眼里啊!
李二陛下越想越不对味,甚至还特意颁了一道诏书,广告朝中官员:兵部尚书侯君集无有君臣,朕给他下大狱了。
很快,针对侯君集的罪名清算火速开展;
不过数日之间,风向就全变了。
有当年李靖对侯君集的预言,此刻,朝中大半文官武将已然站在了侯君集的对立面。
中书侍郎岑文本见状,寻到了两仪殿进言:“陛下,侯尚书说到底是从前秦王府就一路追随的功臣大将,累从征伐,与长孙司空、房相公五人论功第一。”
有此功劳,无论如何都得给一次机会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