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以后,为什么你一进厂就是正式工,还招了干,成为干部身份。
而原主,只能当临时工。
是因为她招工考试考不过你吗?
不过,既然大家还要坐在一张桌子上做事,有些事情,就没必要非得拿出来,特别强调一次了。
相反的。
叶菁菁瞪大眼睛,给她洗脑:“这怎么能叫走后门呢?这是完全为了公家,是全心全意为工人夜校发展着想。又不是给你自己家盖房子。”
薛琴琢磨着,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于是她的胸膛又重新挺高了。
只是这个时候,她又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工人夜校和印刷厂盖起来的话,功劳是记在她头上的,这就是她的实绩。
叶菁菁不在乎这些,能办成了,就是薛琴的本事。
“快吃快吃,吃完就赶紧去忙吧。”
两人也不讲究什么淑女形象,吃饭跟风卷残云似的,干完了事。
她俩擦擦嘴巴,叶菁菁又去买了一份梅花糕:“你先帮我带回去,我还要出去一趟。”
薛琴奇了怪了:“你要干嘛去呀?”
“去一趟大学。”
好吧,薛琴不问了。学渣的悲伤,总觉得问了就容易伤到自尊心。
两人出餐饮店门时,刚好碰上两位女同志走进来。
叶菁菁顿时愣住了,因为这两位女同志居然烫了卷发。
现在还是1977年的12月25号啊,距离改革开放还有大半年的时间。
她竟然看到了有人烫头发。
叶菁菁的目光过于直勾勾,搞得那两位女同志都不自在起来,立刻冲她嚷嚷:“看什么看啊,我们是文工团的,我们这是为了工作才烫的头发。”
叶菁菁赶紧解释:“同志,您别误会,我只是想问问看,你们头发是在哪儿烫的。”
可是对方的警惕性特别高:“问这个干嘛?你又不能烫头发。”
甚至为了躲避叶菁菁,她们直接拔腿跑了,连饭都不吃了。
好夸张啊。
薛琴见多识广,完全不稀奇:“嗐,那是工人理发店的。文工团的还有电影制片厂的,拿着介绍信就能过去烫头发。”
她压低声音道,“不过他们拿一封介绍信,会带四五个人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