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警告叶菁菁,“你可别想烫头发,那是资本主义作风。”
叶菁菁笑了:“那要照这么说的话,苏联已经不算社会主义,是因为他们天生卷头发呀。嗯,那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又该怎么算?”
薛琴愣住了,旋即跺脚:“我跟你说正经的,你可别犯糊涂。”
叶菁菁抓了把自己的小辫子:“行了,你就看我这头发质量,还烫头发呢。我保养它都来不及。”
她都琢磨着弄点核桃黑芝麻之类的,吃吃看吧。
“那你保证啊。”薛琴都推自行车了,临走还要在警告她一回。
叶菁菁挥挥手:“知道了知道了,你赶紧去忙吧。”
她这回坐车去大学,倒不是为了自己上大学的事儿,而是为了招生指南。
她跑到校办主任面前,开门见山:“主任,之前我们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就发现大家对各个学校非常陌生,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
校办主任看到她,还挺乐呵的。
因为上次在省广播电台的招生介绍会之后,据他在招生办的熟人透露,报考他们西津大学的考生不少。
好多人都把他们学校当成第一志愿了。
现在听到叶菁菁的话,他只觉得奇怪:“我们上次不是介绍过了吗?”
叶菁菁认真地强调:“那么简单的介绍,怎么可能够呢。考生们转头就忘了。”
校办主任无奈:“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呀,最多明年招生前,我们都提前一段时间,多给大家介绍介绍。”
叶菁菁摇头:“这肯定还是不够。”
主任都无语了:“那你说要怎么办?”
“编写一本《我们的大学》,由各所高校介绍自己的情况,比如说这所学校在哪里,当地气候条件如何,校史简介,各个专业情况,77年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让考生看了以后,对学校有个大致的了解,后面也知道自己考的到底是什么学校。”
校办主任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个我们是可以配合的,西津大学的介绍,你们什么时候需要啊?”
叶菁菁赶紧强调:“咱们西津大学得牵这个头啊。《我们的大学》不可能只有西津大学一所学校,百花齐放的。其他花朵,只能由西津大学去联系。”
如果可以的话,她当然很想出面攒这个书稿。
多有排面的事儿。
但问题在于,她算老几,她让人家高校给她写介绍稿,人家直接理都不理他。
校办主任彻底愣住了。
等等,不是,这怎么能是学校去联系呢?
如果说,这个活非要有个人来带头干的话,那必须得是教育部啊。
除了教育部,谁家有这个资格?
叶菁菁一本正经道:“这又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官方文件,就是一本教育类的科普书籍。任何单位都可以牵这个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