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现实案件为蓝本,创造出来的侦破故事,做成有声小说,在广播台播放,确实会受欢迎。
编辑的心立刻热了起来。
现在国家都已经恢复高考了,对文艺作品传播的禁锢自然也松懈下来。
他们文艺工作者,就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创作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文艺作品,而不是一心扎在故纸堆里,隔靴搔痒。
他瞬间来了兴趣,目光灼灼地盯着公安:“同志,这件事情很有意义,后面我们电台要去采访的话,还要麻烦你们帮忙呀。放心,我们一定会着力刻画当代公安同志的英明神武,目光如炬。”
公安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当场晕过去。
他这趟过来,是为了赶紧了结这件事。
结果现在事情没了,反正还有变大的趋势。
他下意识地想拒绝。
可面对电台编辑,他又死活说不出口“不行”两个字。
最后他简直就是落荒而逃,还要被迫承诺,后面他们派出所会深入调查那几个二愣子。
公安一走,在食堂吃饭的电台职工们全都围过来,满怀好奇地跟叶菁菁打听。
听了事情经过以后,大家伙儿倒是没有圣父圣母心发作,反而认为应该好好惩罚这群二愣子。
年纪轻轻怎么了?年纪轻轻害死人命的,多了去。
叶菁菁深以为然。
她现在还犯愁一件事儿:“我怕他们家里人会跑到广播台来,对着我哭哭啼啼,逼我去派出所销案。”
编辑笑了起来:“那你可不用操这个心,我们广播电台,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进来的地方。”
叶菁菁一愣,旋即乐了。
可不是嘛。
她怎么能忘了广播电台外面,还有解放军战士站岗呢。
她躲到广播电台来,可真是一步妙棋。
第122章 你可怜,关我什么事? 她才是主角……
不得不说, 叶菁菁的第六感还是挺灵的。
她在广播电台是吃饱喝足,回到值班室开始准备新的教案,又翻译了半章节的大学教材, 然后悠哉地刷牙洗脸上床睡觉。
那一头,纺织三厂已经闹开锅了。
四个二愣子背后, 站的是四个家庭, 哦不,准确点讲, 是四个家族。
什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婶婶伯父伯母,一溜烟的全来了。
进了纺织厂, 依照惯例,男的装死充当背景板,女的嚎啕大哭, 又是拍大腿又是拽头发。
其中以中老年妇女为主力军。